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English
网站首页 聚焦泰达 网上展厅 企业之窗 供应信息 采购信息 商业资讯 展会信息 专业服务
  您现在正在浏览:商业资讯 >> 服务行业 >> 技术前沿
解放日报:高技术服务业科技金融待加强
发布日期:2016/9/27        访问次数:437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发布,专家根据上海的优势和短板提出建议

由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共同完成的《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昨天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该指数用19项指标对亚太33个领先地区进行评估,综合反映了各地区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居民财富的能力。新加坡是今年排行榜的状元,第二到第十位分别是东京、蔚山、首尔、上海、北京、香港、以色列、中国台湾和爱知。报告根据上海的优势和短板,提出了一系列建言。

北京上海各有优势

知识竞争力是指创造新的想法、思想、程序和产品,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财富的生产力及能力。它不仅包括提出新创意的能力,还包括开发其经济价值的能力。“知识竞争力指数”由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心提出。自2002年起,该中心开始发布《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年度报告》,以全球125个主要地区作为评估对象。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为该指数的一个板块,自2010年起发布。

中国板块整体表现较好,但地区间有所分化。北京排名第六,较去年上升一位;上海排名第五,也较去年上升一位。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罗守贵教授分析说,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外贸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北京、上海排名上升,反映了两个地区经济转型的成就。

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北京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明显。在创新投入方面,北京的政府人均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比第二名的东京高出35%;支持创新创业的人均私人股权投资也位居第一,是第二名新加坡的近3倍。与之相比,上海知识竞争力系统的优势体现在产业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知识向经济转化能力。上海的4个知识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整体表现在亚太排名第四,其中,千人信息技术就业人数、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千人电子机械就业人数均排名第三,千人生物技术和化学就业人数排名第七。

“头脑产业”需要补强

罗守贵认为,在科创中心建设进程中,上海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应进一步扩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通过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优势;产业优势扩大后,企业有条件向研发团队提出更多的需求。

在全球各个国际大都市中,上海具有人口和面积优势。上海的人口大约相当于纽约和大伦敦的近3倍、大巴黎和东京都的近2倍;面积大约分别相当于纽约的8倍、大伦敦的4倍、东京都的3倍、大巴黎的2倍多。这意味着,上海在产业发展上有很大的空间和市场优势。上海又是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因此可利用广大的郊区面积,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形成“躯干产业”。市区则可加快发展“头脑产业”——高技术服务业,让两类产业充分互动。

与传统服务业不同,高技术服务业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能开拓国际市场。“上海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可设定为与金融服务业媲美。”罗守贵说。而目前,按照国际竞争力中心教授哈金斯的研究界定,上海高技术服务业的主体——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仅为1212亿元,再加上R&D;服务831亿元,合计2043亿元,仅相当于上海金融服务业3400亿元增加值的60%,发展空间还很大。

让科技企业获更多资本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私人股权投资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以人均私人股权投资为例,上海虽然在亚太各地区中排名第九,但只相当于北京的五分之一;与全球主要城市和地区相比,不到美国加州和麻省的二分之一,不到前八位平均值的一半。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建议上海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大力培育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尤其是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吸引国外和国内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建议在陆家嘴金融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或自贸区其他片区建立私人股权投资集聚载体(园区或商务楼宇),对集聚区内的私人股权投资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支持私人股权投资做大做强。罗守贵还建议上海借鉴以色列经验,扶持科技企业进入海外资本市场融资。








网站首页 - 聚焦泰达 - 网上展厅 - 企业之窗 - 供应信息 - 采购信息 - 商业资讯 - 展会信息 - 专业服务
主办单位: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贸发局   版权所有: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贸易促进中心   
热线咨询电话: 022-65542335 / 25202237 / 25202123   电子邮件:
tradeteda@foxmail.com
网站运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