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正在浏览:商业资讯 >> 轻工食品 >> 技术前沿
我国轻工食品各行业协会共话发展业绩和未来目标
发布日期:2016/8/16 访问次数:411
我国食品工业确定“十三五”目标 规模化 智能化 集约化 绿色化 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 刘有千 “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支柱地位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成效。而同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尚存差距、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综合利用水平低、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尚存差距、食品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尚不足支撑产业发展。此外,食品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融资成本较高而利润不高。 “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环境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食品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技术标准壁垒抬头,跨国公司全球布局,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加快,都成为压力与挑战。从国内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食品工业增长预期放缓;消费需求刚性增长,食品安全要求提高;品牌消费时代来临,食品消费方式分化;节能减排要求提高。 “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实现食品工业中高速发展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左右。 ——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良好操作规范(GMP)要求,大中型企业普遍达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要求,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食品加工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食品工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0.6%,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高到65%以上。 ——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大型食品工业企业ERP应用率达到75%,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0%。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 ——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食品装备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 ——实施食品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化示范工程、绿色化示范工程、服务化示范工程、智慧集群建设、食品安全提升工程等。 “十三五”期间,为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由大变强,必须发挥制度和体系优势,组织各方面力量,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行业自律、政府服务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有利于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十三五”我国制糖工业 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糖业协会 “十二五”以来,我国糖料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全国生产食糖5891万吨;全国食糖消费量达到7068万吨。年人均食糖消费量达到10.88公斤;制糖企业加工能力提升,生产集中度提高,企业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单个制糖企业平均日榨能力达到4469吨。糖料单产、出糖率等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基本稳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全国制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45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96亿元。农民种植糖料收入2299亿元;农民种植糖料收入占全国制糖行业销售收入的66.5%。全国累计进口食糖1883万吨,累计出口食糖27万吨。 “十二五”期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糖料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糖料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糖料价格难以下降,造成制糖企业生产成本高,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我国糖业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目前的调控手段单一,调控成本高、效率低,不能有效应对国内食糖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严重影响我制糖行业的稳定发展,威胁我国食糖产业安全。 “十三五”我国制糖工业发展战略: 制糖工业发展定位。当前我国食糖产业发展及供求出现新特点:一是我国食糖供应缺口将长期化和扩大化;二是食糖国内市场与产业安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三是非传统因素对食糖供求的冲击加大。在这种新形势下,确定食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定位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战略性,基础性,区域支柱性和政治性。 我国制糖工业发展原则。始终贯彻“以国产食糖为主,适当进口食糖补充不足”的平衡原则;坚持提高质量效益发展为主,适当数量增长为辅的原则;坚持统筹制糖工业与糖料种植农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原则。 我国制糖工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十三五”时期,食糖产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和“集约、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重点提高“四化”水平,全面推进我国食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区域协调,促进食糖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食糖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保障食糖供给安全。 ——加快糖料种植规模化与食糖产业的链条化发展,提高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要大力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同时大力推动制糖工业与糖料种植业的一体化经营。 ——加快推进食糖产业先进技术的利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十三五”时期,提高食糖产业技术水平的重点是在糖料生产规模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糖料生产的良种化、机械化与水利化,提高糖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着力提高制糖工业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与工艺,推进食糖产品多元化,提高生产效率,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制糖行业科技联盟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加快产业组织多元化、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组织的合理化。要改造、健全现有物流系统和基础设施,提高食糖包装标准,建立健全商业流通信息传递通道,解决信息滞后、扭曲、不完整等问题,完善和规范食糖批发市场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交易服务平台,推进管理、技术创新,探索特色经营模式,真正发挥食糖流通在产业链中的桥梁、纽带、蓄水池作用。 ——加快推进政府产业管理职能转变,提高食糖产业管理体制的高效化。逐步形成统一的食糖产业管理部门,加强对食糖产业发展立法,推动糖业法立项,充分发挥中国糖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中国酒业“十二五”目标圆满完成 “十三五”发展稳中求增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 王延才 “十二五”是我国酿酒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积极把握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突出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大力弘扬酒文化,倡导理性饮酒,探索走出国门的5年。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酿酒行业通过深度调整,由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并且逐步走向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429.33万千升,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73%,其中饮料酒产量6412.59万千升,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2%,发酵酒精产量1016.74万千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3%。全行业较圆满地完成了《中国酒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酒类产业已经由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可以用几句话来对“十二五”时期整个酿酒产业进行总结: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深度优化,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换挡,价格体系下沉,市场回归理性的态势。 《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在规划目标的同时,对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也给出了明确指导,为今后五年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风向标意义。 中国酒业在未来5年的发展理念是:坚持创新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共赢;检测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平衡;坚持绿色发展,改善自然生态文明;坚持开放发展,参与国际酒业竞争;坚持共享发展,促进酒与社会和谐。 发展方向应稳中求进,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文化先行,倡导理性饮酒提升公信度;转型升级,依靠科技突出创新驱动力;质量为本,优化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 经济目标是:到2020年,全行业预计实现酿酒总产量8960万千升,比2015年的7370.06万千升增长21.57%,年均复合增长3.98%;销售收入达到12938亿元,比2015年9229.17亿元增长40.19%,年均复合增长6.99%;利税2658亿元,比2015年1871.24亿元增长42.04%,年均复合增长7.27%。 其中白酒行业规划产量为158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20.35%;啤酒行业规划产量为540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14.51%;葡萄酒行业规划产量为16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39.37%;黄酒行业规划产量为24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50%;其他酒(果露酒为主)行业产量为8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60%。 要积极推动全行业开展科技创新,鼓励酿酒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通过产学研融合,强化技术攻关,在食品安全、现代检测、防伪技术、年份酒辨别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酒类技术装备要提高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协调引导酿酒产业集群发展,优化酿酒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特色经济区域集群,培育优质酿酒原辅料产区。优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业经济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 重视产品差异化创新,深入研究产品感官感受和酒体特质,针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精心研发行销对路的品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通过研发丰富多样、个性鲜明、多元化与差异化组合的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此外,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质量要求,健全和完善酒类质量安全体系、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诚信管理体系,推荐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工作。全面推行行业联盟标准、团体标准,实施企业标准声明制,实现分级管理,按照国家食品质量要求进行把关,保障消费者利益。 中国饮料行业 “三品”升级在行动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 赵亚利 如同许多其他轻工消费品行业,中国饮料行业在收获了“十二五”业绩的同时,也步入了行业近30年快速发展后的调整期,2015年的跌落式下滑大大超出行业预期,2016年在对跌落式下滑的重重不解中进入了“十三五”,全行业希望2016年跌落见底并呈现减“亏”趋向,之后进入探底后的回升和稳健发展直至收官“十三五”。 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基本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预期,2015年全年实现产量17661.04万吨,5年年均增长率为12.1%,比“十一五”期间低了12.1个百分点,符合17500万吨总产量和12%—15%年均增长率的预期,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3.3%,也比“十一五”期间低10.4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行业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十强企业2015年的产量合计占全行业的比重为34.46%,比2010年下降了8.31个百分点;大企业呈现了不均衡发展,与2010年相比,有6家企业的产量增长率接近或超过100%,最高增长率为230%。 “十二五”期间,饮料产品结构持续了“十一五”以来的调整趋势,碳酸饮料的占比下降了2.5个点,果蔬汁饮料的占比下降了近5个点,特别是包装饮用水上涨了近7个点,占比已接近饮料总量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爆发性增长的品类除包装饮用水外,还有植物饮料、蛋白饮料(含乳饮料、花生牛奶、核桃乳)、特殊用途饮料等。 “十二五”期间,大企业继续建新厂抢地盘,外行企业转型新建饮料企业大力度投资,导致产能由“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过剩演变为全行业产能绝对过剩,目前饮料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也处于跌落式下滑。 背负着“十二五”累积的发展包袱,“十三五”的饮料行业必然是在挑战中向着希望进发。“十三五”期间,中国饮料行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有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舆论导向、消费群体增长放缓等。全国饮料行业同仁对未来充满信心:与自身纵向对比,感觉到的是失落,但由于低值易耗的特点,如果国家经济在今年年底探底企稳,饮料行业会率先反弹;我国目前人均饮料消费量仅有122kg(包括大桶水在内),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行业将从“量”的提升转向“质”的提升。 “十三五”期间,“更营养、更多元、更个性、更便捷、更智能、更合作”将成为饮料行业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在国家实施的“三品”战略中,与“品牌”相比较,饮料行业更需要的是提升品质和增加品种。2015年下半年以来,植物蛋白饮料、燕麦等粗粮饮料、低糖无糖饮料、发酵饮料、营养素强化饮料等高价值新品不断,特别是生物发酵技术在饮料中的应用正在成为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热门项目;“互联网+包装”、包装个性化将带来包装创新;产品定制、互联网+、+互联网将带来营销创新;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管控。随着饮料新品不断贴切消费需求,缓解和解决产能过剩,通过新型行业合作方式,对媒体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为行业发展尽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创新将在“十三五”期间广泛深入应用,也必将促进中国饮料从大到强的转变,加快“中国饮料梦”的实现。 提升竞争力 国内外市场并重 罐头行业“十三五”明确发展主线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 梁仲康 “十二五”期间,我国罐头工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数字,2015年我国罐头行业生产总量合计为1212.60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32%;2015年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约为1679.2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83.33%。自2010年以来,我国罐头行业的产量有所提高,但产值增长更多。 我国罐头出口到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欧盟、日本、美国、俄罗斯仍是中国罐头的最大出口市场。“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中国罐头对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出口量有明显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出口市场已经饱和,年出口量基本维持在300万吨左右,但出口额却逐年增加,这表明我国罐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逐渐由以前的品质低下的低端产品转变为产品附加值稍高、有知名度的中等品质产品。2015年,国内市场销售罐头总量969.3万吨,相比2010年增长8.9%,初步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但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缺少全国性大品牌等问题。 目前行业新品研发、包装材料、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和品质提升,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原料装备的落后严重制约生产自动化进程。罐头行业分布主要依托原料优势和当地饮食习惯,产业分布已趋于明朗化,目前最集中的2个产业集群分别为“中国罐头之都”——福建漳州和“中国水果罐头第一镇”——山东平邑地方镇。“十二五”期间,2个地区罐头产量增幅分别为34%和41%,同时两集群区还分别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马口铁空罐制造商和专业的机械设备制造和零件配套等供应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十二五”期间,行业有序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十二五”期间罐头工业发展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严重缺失、出口贸易摩擦仍然严峻、行业同业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等。罐头工业仍处在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罐头行业要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开启潜力巨大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不失时机地推动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的现代生产体系。 我国罐头行业“十三五”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力,把落实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加快由依赖出口转为国际国内市场并重作为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快技术与产品创新、实施“大品牌”战略、完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来开展工作,加强行业内的产业协同与企业联合,确保罐头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罐头行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罐头生产总值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性;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打造一批“十亿企业”和“十强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大力挖掘国际国内市场巨大潜力;实施“大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提升食品安全,重点转向罐头食品原料控制;建立诚信体系,推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绿色产业;推进两化融合,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罐头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步伐;拓展行业视野和发展空间,办好“中国国际方便与休闲食品展览会暨国际罐藏食品展览会”,拓展行业视野和发展空间;强化协会职能,建设一流的社会化行业服务组织。 我国乳制品行业 未来发展直面破题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十二五”期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行业治理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100%纳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乳制品等行业部分企业通过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开展了基于个性化定制的研发、生产,如伊利集团通过定制化研发生产,打造了安全透明的乳制品产业链。大型骨干企业已经进入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阶段,部分企业已经将云计算、大数据、互(物)联网、产品追溯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研发、销售等产业链的全过程,乳制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48.4。乳制品加工设备等的技术进步较快,掌握和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先进装备,装备的国产化率较高,部分装备已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制约。如国内自主开发了6000瓶/时5L大容量吹灌旋一体机、72000罐/时高速易拉罐灌装机、36000~68000瓶/时饮料无菌吹灌旋生产线、采用干法灭菌技术的24000瓶/时高速直线式乳品无菌塑瓶成套装备。 我国乳制品行业食品安全消费信心仍需重塑。2015年抽检数据表明,乳制品合格率99.6%,安全水平位列中国食品行业之首。然而,在2014年我国食品行业主要进口食品品项分布中,乳制品仍占到65.1%,表明我国乳制品行业仍然没有走出低谷,消费信心没有充分恢复。 “十三五”时期,要促进国内奶牛养殖业与乳制品加工业协调发展,提高人均乳制品消费水平,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十三五”期间,全国乳制品产量争取达到年递增5%左右,到2020年,总产量达到3550万吨。 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继续发挥重点产区以及大中城市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产能;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鼓励羊乳、水牛乳、牦牛乳等特种乳制品的开发利用。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消费特点,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配方乳粉、干酪等产品;积极发展乳蛋白、乳糖等乳品深加工产品。 确保奶源稳定可靠供应。鼓励自建、参股建设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逐步扩大企业自控奶源的比例,支持中国乳品企业到资源优势国家建设基地。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通过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牛养殖者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规模饲养,提升奶牛养殖水平,提高奶牛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自行建设或者收购生鲜乳收购站,加快建立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与体系。 完善乳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乳制品标准法规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使行业标准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统一国产乳品与进口产品的监管方法和措施要求,保证企业公平竞争。完善乳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及相关法规标准,保障全程冷链及有效实施,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提升行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坚持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开展乳制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重点发展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冷杀菌技术、检测技术、流变学分析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干酪加工技术及乳清综合利用技术、直投发酵剂生产技术。支持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乳制品中非乳成分和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视乳制品包装材料开发,提高乳制品加工装备自主化率。 接力“十二五” 步入新常态 生物发酵产业跨进发展新阶段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石维忱 卢涛 随着工业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过程控制的不断优化,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也在持续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生物发酵产业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使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并形成了一些优势品牌。大宗发酵产品中的味精、赖氨酸、柠檬酸等产品的产量和贸易量位居世界前列;淀粉糖的产量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其他如山梨醇、葡萄糖酸钠、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酵母、酶制剂、酵素等产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物基材料、化学中间体等的生物制造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有了良好的开端。 “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2010年末到2013年,产业处于上升期,但增速逐步放缓,2013年后产量基本处于平稳发展期。整体来看,我国生物发酵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生物发酵产品产量从2010年的1800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2426万吨,年总产值从2000亿元增至近2900亿元。目前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发酵产业大国。 生物发酵产业主要产品出口从2010年末的264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344万吨。柠檬酸、味精、淀粉糖一直是生物发酵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柠檬酸出口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味精占18%,淀粉糖占10%。出口产品中谷氨酸及盐类、赖氨酸及盐类、葡萄糖酸及其盐酯出口量增长幅度较大,柠檬酸及其盐酯、淀粉糖、酵母出口量增长幅度较为稳定。 “十二五”期间,生物发酵产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兼并、重组越发活跃,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集中度。目前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已有4家,味精、柠檬酸、赖氨酸、酵母、山梨醇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产能规模前6家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80%以上,其中柠檬酸行业最为集中,前6家产能占比97%以上。酶制剂行业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8家,产品品种增多,产品大类超过20种。同时国内市场份额由原来的不足10%提升到现在的近30%,并有部分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改变了以往国外产品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生物发酵产业特色区域稳步发展,以山东禹城功能糖城特色产业基地、山东昌乐柠檬酸特色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生物发酵产业集群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我国生物发酵产业进入到了深度调整新常态的发展新阶段,以新阶段为起点,“十三五”时期及未来生物发酵产业在发展速度、企业规模、产品结构、技术发展方面有以下趋势: 发展速度:产业追赶型发展完成,工业增长峰值到来,产业将由成长型向成熟型转变,立足点应放在加快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企业规模:行业内将加快资产重组,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尤其体现在淀粉糖和酶制剂两个行业,企业发展着眼点将由大求强;资本与产业的融合度提高。 产品结构:大宗发酵产品(谷氨酸、赖氨酸、柠檬酸、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山梨醇)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新的发酵产品品种增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由发酵产品衍生出的新产品迅速增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颇受关注的食用酵素产品,其为功能食品,属于大健康产业的新生力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酵素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产品产量、规模、质量均可与国际相比。为了规范酵素产业的发展,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成立了酵素分会,从行业标准、生产规范、宣传规范、职业培训等多方面来推动我国酵素产业发展。 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工业 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 齐庆中 “十二五”期间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向着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已经建设起了与国际接轨的系统的标准体系和法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共2600余种。全行业产品产量平均增长7.4%,销售额平均增长6.7%,出口额平均增长3.6%。至2014年,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主要品种的总产量达947万吨,同比增长7%左右;销售额约935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出口约3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行业总体上仍呈现平稳发展、稳中略升的态势。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继续整合,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的各个产品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产品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而且占有大部分的国际市场。标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共清理出现存的食品添加剂标准486项。一大批新技术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如膜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连续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等、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微胶囊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活性和芳香成分分离技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UHT)、高精度分析技术(高压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离子交换色谱、气相色谱等),以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高压食品加工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等。5年来我国有100多个有关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 目前行业仍存在一些待解的问题,例如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社会发展环境还不够理想、销售模式和理念陈旧落后等。 “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思路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带动行业健康发展。 从“十三五”行业将面临的发展环境看,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食品工业的增长降速已经显现,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必将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发生转变。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逐步实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也将勇于开拓探寻新的发展空间。预计“十三五”期间行业国内市场仍将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依然严峻,行业需努力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法规、标准的完善和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认识的提高将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主要目标:保持行业产品产量年增长率在7%左右,到“十三五”末期产品产量达到1420万吨;销售额年增长率在7%左右,“十三五”末期达到1402亿元;出口额年增长率在3%左右,“十三五”末期达到44亿美元;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行业新增10家国内外上市公司。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建设8个年销售额在30—5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配料的产量所占比重增加20%;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再新增2—3个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特色产业基地。 重点任务: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重点发展生产传统主副食品所需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大力发展复配食品添加剂;发展具有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研发和移植高新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根据原料、市场等情况进一步做好布局调整和有重点地规划布局;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理顺和完善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管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的监管,在行业内推广GMP、HACCP等管理方法;继续加强和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解决包括制剂类产品在内的一批产品的生产许可问题,加快研究食品配料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引导食品添加剂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学研联盟和集约化经营,支持行业重点项目建设和示范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中国焙烤糖制品行业 在消费升级和经营模式创新中谋发展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 朱念琳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实施以来,所确定的基本方向、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2010年国内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产品产量合计约为1860万吨,工业销售产值为3406亿元;2015年国内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产品产量合计约为3223万吨,主营业务收入为6800亿元,与2010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99.6%,年均增长14.8%。据行业统计,截至2015年6月,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通过食品生产许可(即QS)的企业有32867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行业的产量和销售产值都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总体看,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依然处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显现了本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从国际市场看,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表现不是很好,而且个别分行业的出口交货值有时还呈现了负增长的不良趋势。 近年来,行业内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情况,对食品会有不同的个性要求,因此具有个性化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已成为现阶段产品创新的方向。 从产业布局情况看,虽然行业内有些产品的主产区较为集中,如饼干、蜜饯等行业,但也不十分明显。由于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很多产品是快速消费品,许多产品的保质期也较短,所以以本地区生产销售为主的产品较多,目前行业没有形成明显集中的产业布局格局。 从质量品牌建设情况看,“十二五”期间,协会组织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6项;参与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8项;组织起草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0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参加了2013年卫生计生委组织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参与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参与了《食品安全法》《食品监督抽查管理办法》《食品召回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验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参与制定了工信部《工业和通信业“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轻工行业》,其中制定了《焙烤和糖制品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和《方便食品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以及标准体系框架。 从品牌建设情况看,为引导企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品牌培育工作,中焙糖协在多个子行业开展了品牌评定和培育工作。如糕点、饼干、冷冻饮品以及蜜饯等行业十强企业的推荐和评选工作等,对行业的品牌提升和适应目前的品牌消费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已经拟定了“十三五”努力方向和争取实现的目标,一是努力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基本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工作,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升级,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二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效益型的根本转变;三是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实现焙烤食品糖制品天然和营养的发展目标,确保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四是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培育出一批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在给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的同时,也把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产业做大做强,提高行业的综合实力。 展望未来,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的发展将紧密结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全面化以及消费内容的科学性和文化性,积极引领和创造消费,引导绿色消费和经营模式的创新。 我国食业健康转型 须把握三个环节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 孟素荷 食品领域“十三五”规划,离不开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大背景。我国食品工业已进入中速发展新常态。自1996年以来,食品工业连续19年居各工业部门之首。我国食品工业的高速成长源于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和三个不同需求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产业环境日趋向好,创新主体在民间。未来,居民健康需求的提升与城镇化是中国食品工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回顾我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现状,一是我国食品工业的内部结构已逐步优化。69%的中小民营企业是支撑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发展与创新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应尊重他们,并对同一行业不同企业间的创新积累予以有效的提炼、集成、示范,这将让食品工业的发展事半功倍。“十二五”期间,大企业总体上创新不足,主要是“跟进式”,装备及产品创新更多集中于亟待突围的中型企业。未来食品领域创新主体在民间,在中小企业中。二是“中国食品制造”的竞争力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挫伤,信任危机犹存。以2004年为转折点,中国食品由“出口”转为“大规模的进口”。全球任何一个食安信息都会波及中国。对食安的管控,已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中国食品安全的水平将决定“中国食品制造”的未来。三是中国食品工业连续5年换挡降速,利润率下跌、行业失血。2015年全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降低了3.4个百分点。首次低于中国工业经济6.1%的增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消费环境已发生深刻变革。要使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发展,有5个主要矛盾需要化解,即食品安全中的原料污染问题凸显;环保压力加大;主要产品产能过剩,食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原料价格偏高,进口依存度加大;此外,最难以消解的是百姓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目前,食品安全与环保问题是决定现有食品企业竞争力及生死的两大命门。对中国食品工业的转型与价值提升而言,2015—2016年,初步显示出未来5年的发展走向。一是绿色——安全、节能与环保;二是装备——将信息技术与机械手技术的对接,从单机到生产线;三是健康需求——食品工业总量小幅增加,但健康与安全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关键。 中国内地食品产业环境正日趋向好。从技术角度来看,食品安全相关技术、食品安全溯源控制与预警技术、营养安全降油、减盐技术、节能环保及减排技术被重点关注。同时,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思路与模式,日趋科学有序,对危机的处理更加从容。 未来,我国食品工业还需深度调整——营养与健康需求加大,消费环境的深刻变化,迫使中速发展的中国食品工业进入以产业链安全与产品的营养与健康为特征的深度调整期,也将进入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显现期。 “十三五”期间,是中国食品工业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食品工业要健康转型,需关注和把握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对中国特色传统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评价,这也是原创之源;二是对主要工业食品加工过程的预警与安全控制及提升信息化水平,这关乎行业生存;三是对中国特有优势产品的基础研究,这也是我国食品产业的差异化优势所在,关乎行业发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持续集聚起中国食品的科技和力量,加速企业和科技的对接,在传承与创新中赢得未来。 |
一周热点资讯
|